• EN
    引領行業鳳舞南方
    Le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World synchronization!
    厚德載物根植南方
    Great virtue can carry all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務實篤行真誠服務
    Do Our Best for Sincerely Service
    厚積薄發誠就未來 
    Sincere can destine the future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行業新聞
    物流企業的煩惱:“一線工人荒”來了
    發布時間:2019.06.03作者:

    “以前招聘5名工人,應聘者有10人,可現在僅有兩三人。”北京一家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總監王旭(化名)對法治周末記者感嘆,從去年開始,一線工人招聘越發困難,招工季,成了他們的發愁季。

    發愁的并不是這一家企業,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建筑、生產等領域的就業人數逐漸縮減,自2012年起第一二產業工人應聘人數逐年減少。用工成本的增加,給一些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小負擔。

    工資高于本科生也留不住工人

    “有合適的人推薦幾個。”這幾乎成了王旭的口頭禪。

    2017年,35歲的王旭開始負責公司的人事工作,在這幾年的時間里,他覺得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就是招聘,“人是公司的最大資源和資本,人員的好壞甚至決定著企業的命運”。

    “但是一些年輕人身上仿佛少了一些責任和承擔,工作一旦不順心,立即跳槽。”在王旭眼中,“對‘90后’和‘00后’的年輕人來說,賺錢并不是第一位的。盡管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其家長還是會給些貼補,從他們身上仿佛看不到生活的壓力。”

    “招不到合適的人發愁,招不到人更愁。”王旭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近幾年企業規模擴大了不少,除了北京的幾個分部,業務還擴展到了河北,需要的工人也增多了。往年通過職業學校、勞務派遣等方式基本能滿足,今年“用工荒”非常嚴峻。

    “即使招聘上來了,也是老的老小的小。”王旭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管理類人員相對較為充足,企業管理層面的物流規劃師、物流工程師等崗位非常好招人。但司機、搬運工、包裝員、倉儲人員等一線操作人員很缺乏。”

    “北京本地人根本不會來做這種體力活,往年都是招聘外地人為主。雖然企業為外地員工提供了宿舍但是仍難留住他們。”該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毅(化名)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據其介紹:“物流企業招聘的工人主要是體力好、肯吃苦,符合這個條件的多在35歲到4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工人能吃苦,也相對比較成熟,他們基本上是‘80后’。他們出門打工,往往攜家帶口。一些群租房、地下室、老舊小區等,很可能就是他們生活的住所。”

    劉毅還說,自2017年“11·18”大興火災之后,北京市加速了疏解整治行動,對于城鄉接合部、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地下室、群租房等進行整治。從2018年起,不少外地人離京,其中也包括公司的不少員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主要采取提高工資待遇的方法,一般工人的工資在4000元到6000元之間。”劉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說實話,我們開出的工資待遇甚至比一些行業的本科生還要高。但是仍然留不住人。”

    劉毅一度和同事們交流留不住人的原因,“物流業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流水線的機械式勞動,時間不自由,加班、趕工是其典型特征。而現在年輕人成長于互聯網時代,接觸的信息也遠多于其父輩,除了追求基本的物質滿足,他們還有更高的精神層面需求,希望有愉悅的工作環境,珍視工作中是否能享受到自由,這或許是他們逃離工廠的原因。”

    “人越來越少,活越來越多,越招不到人,一線工人的工作壓力也越大。”在該企業的辦公室里,一位黝黑壯實的中年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自己已經在這個公司工作了近十年,現在任部門的班組長。
    “工作確實很辛苦,由于競爭激烈,公司有時候也會承接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位班組長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按照正常工作量,每天最多能完成300貨盤的調庫任務,有時候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硬是在兩天內安排1700貨盤的調庫任務。為了完成任務,有的同事,從頭天晚上到第二天早晨都沒來得及上廁所。

    據他回憶,有一次,自己連續干十幾個小時,從叉車上下來時,發現雙腳抽筋,無法行走,十多分鐘才恢復。

    王旭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為了破解“用工荒”,除了加薪,公司也嘗試啟用新科技、新技術,在分揀、搬運等方面都通過了一些升級改造,逐步減少工人重復性、繁瑣單一的工作。“但是這只是一種嘗試,實為是無奈之舉,需要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完全脫離人工。”

    “產業結構調整是必然趨勢”

    王旭們所遇到的“用工荒”并非個案,也并非物流行業獨有。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鄔躍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自2012年起,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逐漸減少,農村到城市務工人員數量也在減少。另一方面,新興服務行業吸收了大量勞動力,2012年,中國的第三產業首次超越第二產業,且比重逐年抬升,某種程度上也提高了人力成本。

    “雖然這對制造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但這是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一個必然結果,是產業化進程的必然趨勢,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例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實際上其人工成本非常高。”鄔躍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雖然人力成本不斷提高,但我們的很多企業卻無法開出高薪。” 鄔躍說,“實際上,物流業的‘用工難’‘用工荒’反映出中國的物流行業以及制造業仍處在一個低端運行的階段。”

    “物流的本質是服務,有什么樣的需求就有什么樣的供給。”鄔躍認為,而要實現物流業的騰飛,需要我們的實體制造業企業不斷壯大,目前,我們的實體企業還沒有走出國門,甚至連省內都沒有走出去,不可能有全產業鏈的物流需求。需求是局部,是低效的,物流水平自然是片段的、不智慧的。小公司就能滿足,不利于物流公司的轉型發展。

    “目前,用工荒多出現在中小物流公司,較大的物流公司招聘季節性并不算明顯”??爝f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法治周末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德邦、順豐等大型物流公司比較有吸引力,而一些中小物流企業,在高稅收、行業競爭等壓力下生存較為困難,在用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從工資待遇上揩油的問題。實際到手的工資、伙食、住宿條件等都會有差別,因此‘用工荒”’最先‘慌’的是中小企業,這也是行業優勝劣汰的一個過程。”

    “無人工物流”中小企業無法負擔

    “物流業頻頻曝出用工荒現象,與行業的高速發展不無關系。”鄔躍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近幾年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給物流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實際上,物流行業用工緊張恰恰反映出來行業發展較為迅猛。“另外,從高校招生看,近幾年的高校招聘中,物流專業也是名列前茅。”

    資料顯示,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物流業開始起步。尤其是2009年出臺的《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被認為是中國物流行業的里程碑式的文件,文件的出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流熱,眾多物流企業應運而生。

    3月,《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出臺,強調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文件還部署了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有關工作,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據法治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若以2009年《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為物流行業興起的開端,近十年的時間,物流業相關政策文件有百余個。

    在快速發展的物流行業里,如何解決人的問題。對此,徐勇說,“當人力成本提高成為既定事實的情況下,企業轉型升級是必然的。新科技、新技術的應用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方向。”

    公開資料顯示,海爾早在多年前就開啟了無人倉儲技術探索,從商品入庫、上架、存取、出庫全過程都由自動化設備在算法的指引下完成,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

    去年2月,京東開啟了全球首個無人配送站,通過無人機運送貨物,配送站在收到貨物時,在內部實現自動中轉分發,再由配送機器人自動裝載貨物并完成配送,整個工作過程完全無人工操作。

    徐勇表示,目前,大型物流企業所用的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設備實現無人倉儲,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試驗,但這些“無人工物流”目前還只是一種大公司的有益嘗試,并不能帶來利潤。機器人運送貨物,在時間、空間、投入上都需要很大的資金,中小企業無法負擔。(來源:法治周末)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廣東南方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02155號 Powered by vancheer
    国产小电影av在线_亚洲特级无码黄色视频_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_在线播放日本亚欧热亚洲乱色视频